BOB半岛大冶,素有“百里黄金地,江南聚宝盆”之美誉,已发现和探明的重大金属矿、非金属矿多达44种,自然禀赋,得天独厚。
多年来,掠夺、破坏式的资源开采深受诟病,曾经的青山绿水呈现出满目疮痍,无不令人扼腕叹息。
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省委、省政府提出“绿色决定生死”要求,大冶市更是将“一优三化”作为发展战略。短短几年时间,绿色发展便风起云涌,狂飙突进,“生态优先”发展大旗在铜都大地猎猎飘扬,一幅幅新画卷徐徐展开。
靠山吃山,有矿吃矿。大冶是长江之南的矿业重镇,在这片丰腴的土地上,一个“矿”字,定格了大冶百年来的产业形态。
随着资源的逐渐枯竭,这种“吃资源饭,断子孙路”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逐渐走向了死胡同,大冶经济发展面临着瓶颈制约。
山有穷时志不穷,业无止境勤何止。是“坐以待毙”还是“浴火重生”?大冶人选择了后者。
“没有绿色、没有生态,不能长久支撑的GDP是没有价值的GDP。”感受着发展阵痛,触摸着发展脉络,大冶市委书记李修武说,反思是觉醒和走向自觉的开始,大冶要走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就必须把非生态的东西或者说与生态相悖的东西调整过来。
于是,大冶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导向,将“生态优先”作为转型发展的立市之本。
2010年5月,大冶市委提出了“争当全省统筹城乡发展排头兵”的战略构想,把生态转型作为城市转型的重要内容。
今年8月25日,大冶市委召开五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审议通过了《加快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的决定》和《落实“五长责任制”、推进“五水共治”工作的决定》,大冶经济社会发展再添新动力,转型发展被烙上“绿色”的印记。
2008年3月17日,大冶市被列为全国首批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之一,正式从自主“经济转型”迈入国家政策支持的“城市转型”时期。
2013年10月8日,大冶市分两批选派各乡镇和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赴全国生态第一市丽水挂职学习、借鉴经验。
生态新城丽水,历史文化与清纯山水相得益彰,挂职学习的学员们切身感受着这里的发展魅力,清醒地认识到大冶与丽水的差距,更加坚定了“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
理念的更新、眼界的开阔为大冶党员干部带来了观念上的嬗变。2013年,大冶作出了“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改革活市,建设美丽大冶”的战略部署,把“绿色”写在发展的旗帜上,开启了生态转型的新路子。
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大冶明确提出“一优三化”,即坚持生态优先,推进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生活品质化,指引着该市以市场为导向,群策群力建设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
一场声势浩大的“绿色运动”在铜都大地酝酿,“生态旅游新区、养生养老新城”呼之欲出。
一路探索,一路高歌,大冶唤醒“沉睡”的生态资本,突出生态、休闲、养生、度假主题,精心打造“一区两园七朵金花”。同时,将文化体验、生态养生、运动休闲、观光度假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
大冶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与发展并重、人与自然交融,从追求经济量的增长到追求质的提升,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到实处。
大冶用建设城市的办法来发展农村,积极开展生态园区、生态企业、生态单位、生态校园、生态乡镇、生态乡村创建活动,用景区的标准建设,用旅游的理念规划,用游客的眼光管理,涌现出了一大批如陈贵镇、坳头村、龙凤山庄一样闻名于全国全省的生态乡镇、生态村、生态农庄。
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谋一域。大冶市委、市政府更大一场“谋兵布阵”正拉开帷幕,大手笔描绘靓丽画卷,打造美丽湖北的“样板间”。
向南,开发幕阜山脉丰富的旅游资源,挖掘高山田园之美、红色历史之美、人杰地灵之美,全力擦亮“两区两带”“美丽乡村”品牌,建设鄂东南“天然氧吧”。
向北,依托保安湖、三山湖和光谷大道、锦冶大道,加快对接武汉,推进大冶尽早融入“武汉城市圈”,打造最美的“武汉后花园”。
向东,统筹推进尹家湖、熊家洲、三里七湖、铜绿山“四大片区”开发,建设“布查德式”生态公园。
向西,以雷山高端康养综合体为龙头,带动灵乡梅红乐祥康养山庄的中医药理疗、茗山“芳香主题公园”的芳香理疗和金华山庄的运动休闲、铭浩山庄的特色食疗,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和养老养生产业,努力打造“健康养老”福地。